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

茶療論文兩篇

圖片
很高興得到衛明老師的指導, 在2015年完成了有關茶療的碩士論文, 並在兩本學術雜誌上刊登有關論文,  研究茶療雖不容易, 但中醫藥能保留這味有效、安全的中藥, 實在太感恩了. 1.       基於文獻分析清代醫家對茶功效的認識 , 《 中醫雜誌 》 , 2016 年 11 月 , 第 57 卷 , 第 21 期 . [摘要] 目的 總結清代醫家及養生家對茶藥用功能的認識。 方法 檢索 《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》 《中 國基本古籍庫》《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》及 《中國中醫古籍總目》中有關清代茶醫藥應用的文獻。總結文 獻中以茶治療各種疾病的醫案、病例記錄,分析清代的醫家、養生家、茶學家對茶藥用功能的認識。 結果 納入分析的典籍共 126 部,其中本草書 14 部,醫書 61 部,方書 11 部,養生書 4 部,茶書 8 部及方志書 28 部。清代醫家認為茶味甘苦,性寒 ; 主降,有清熱解毒、祛眠醒睡、清利頭目、祛火明目、下氣消食、解酒 等 17 種功效。 結論 清代醫家及養生家對茶的四氣歸經及治病功能有豐富的認識,並充分利用不同的茶 品,按其性味功能治療疾病。 2.       清代醫家運用茶葉診治疾病探 析 , 《 中醫藥通報 》 , 2016 年 4 月 , 第 15 卷 , 第 2 期 . [ 摘 要] 茶葉在傳統中醫藥中,一直作為藥物治療各種疾病。清代醫家以茶入藥治療病症可見於 各科,分別有內科、婦科、兒科、眼科、耳鼻喉科及口齒科、外科及傷科,超過 90 個病症。除了以茶葉入藥 同煎、以茶末配諸藥成丸及以茶湯調服諸藥的內服方法,亦可外用,可以茶湯外洗、茶末成散劑或成膏狀 劑外敷、茶與諸藥同煎成膏外敷,可外敷傷口、瘡瘍,或以臍敷外灸方法以治病 。

好好保護咽喉(二)

圖片
上回說到聲帶的保護,聲帶每日震動的次數高得驚人,男性說話時每秒聲帶震動八十至一百四十次,女性每秒一百八十至二百四十次,兒童更多,每秒可達二百至二百七十次,頻率愈高,音調愈高,故兒童音調一般較成人高,女性音調又比男性高。 除了可以湯水調理外,我們亦要注意減少聲帶的損害。用適當的音量、音調,輕鬆及溫柔地說話,說話速度要適中,多作停頓,多喝開水,感冒或咳嗽應盡快延醫治理,並減少用聲,注意讓聲帶多休息。   咽喉常不適者,可以按揉天突穴。天突穴在頸部,當前正中綫上,胸骨上窩中央。《針灸甲乙經》記載天突穴可治療「咳上氣,喘,暴喑不能言」,「喉痹,咽中乾急不得息,喉中鳴」。天突除了治咽喉不適,對咳嗽、嘔吐、打嗝等症狀亦有一定的幫助。 按揉法手法要求輕快柔和,不可粗暴用力,感到酸、麻、脹、痛,按揉三至五分鐘,一天可按揉多次。此外,按揉合谷穴亦是一個好選擇,很多人都知道合谷在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間,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,較容易取穴的方法是,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,當拇指尖下是穴。   合谷穴有良好鎮靜止痛、通經活絡、解表泄熱的作用, 故對咽喉腫痛、頭痛、發熱、目赤腫痛等亦有幫助。按揉兩穴手法要求輕快柔和,不可粗暴用力,感到酸、麻、脹、痛,按揉三至五分鐘,一天可按揉多次。 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2016-10-23

保護咽喉(三)

圖片
上次說保護咽喉的小貼士,也不得不提鹹竹蜂。鹹竹蜂生長於中國南方各地,在秋、冬季時收取群居竹內的竹蜂,一般曬乾,或以鹽水醃浸,味甘酸、性寒、無毒,有清熱瀉火、袪風功效,常用於治療咽痛、失音、口瘡等症狀。 鹹竹蜂治勞損失音 鹹竹蜂雖然樣子真得醜,但對咽痛失音有良好的治療作用。我們婆婆的年代已用來煎水開聲,亦可以鹹竹蜂四隻,加上胖大海三錢、青果三錢,煎水飲用,以治療用聲過度後,聲音嘶啞。但必須注意,上方用藥寒涼,如屬虛寒體質便不適合服用了。 除了服藥外,適當的運動對咽喉不適亦有幫助,因為肩膊及頸項上之肌肉對聲帶的運作有一定的影響,故此,如能使這些肌肉在說話時放鬆,會使聲帶的運作更正常。任可運動可以有效地放鬆肩頸肌肉都有幫助,當然要按個人的喜愛、體質,選擇合適的運動。 抬肩打圈紓緩不適 對坐辦公室一整天的繁忙人士,亦可作一些簡單的肩膊運動,如坐在椅子上,兩肩膊向上抬起,然後放鬆;膊頭向前及向後打圈,然後放鬆,反覆操作;頭慢慢向左向右、向上向下望,以伸展肩頸肌肉。 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2016-10-30

好好保養咽喉(一)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2016-10-16 近日為一教師協會講有關聲帶疾病的預防與護理講座,一位體育老師講座後說她常常咽喉不息,問如何是好?運動員需要說話的機會不多,但教練、體育老師對咽喉便要多加保養了。 咽喉不適可有多種原因,例如單純性咽炎、慢性咽炎、慢性喉炎、扁桃體炎、白喉等,多因病毒、細菌感染或因煙霧、粉塵和高溫等物理化學刺激引起。至於因長期用聲過度、發聲不當而引起的咽喉不適,多為聲帶炎、聲帶結節、瘜肉、水腫、囊腫,或聲帶微絲血管爆裂等,按不同的疾病,可出現咽喉痛、聲音沙啞、咳嗽、失聲或伴發熱。 為了保護靚聲,正確發聲訓練,讓咽喉有適當的休息尤其重要。此外,吸煙、缺水、常飲咖啡、濃茶或刺激性食物、胃酸倒流、服用某些物品,都是咽喉不適的因素,讀者要多加注意。如咽喉容易熱痛人士,可以無花果兩枚、青果三枚、一同水煎,加適量蜂蜜,代茶飲服,一日數次。平日亦可服用一些清潤的湯水,以利咽喉,以沙參、玉竹、蓮子、百合各五錢,雞蛋一隻,將中藥同雞蛋連殼一起下鍋,同燉半小時,取出雞蛋除殼,再同燉至藥物軟爛。食雞蛋飲湯,可加糖調味。咽喉為肺胃之門戶,亦需好好保養,有問題亦應及早救醫。

秋分潤燥(二)

圖片
上回提過蜂蜜能補益脾胃,又能潤燥止咳。其實蜂蜜還有一個重要的功效,能緩解便秘的問題。蜂蜜有潤腸通便之效,能治療腸燥便秘之症。便秘的成因很多,如果腸道津液虧少,大便乾結,可單用沖服,亦可與生地黃、火麻仁等中藥以滋陰生津,潤腸通便;對於一些因血虛的病人,亦可配以當歸通便。 蜂蜜古時當甘油條 不少人都有用過「甘油條」通便,這是一種很古時候已開始用的方法,漢代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有一「蜜煎道」,用以治療津虧便結之症。把蜂蜜於銅器內,微火煎,煮成飴糖狀,急製成條狀,放涼待用,這是古代的甘油條了。除了外用通便外,傳統中醫亦以蜂蜜外敷,以治療瘡瘍腫毒,因蜂蜜有解毒防腐,生肌斂瘡之效。當然,大家使用時應注意傷口的消毒,及所使用的蜂蜜是否安全衞生。 現代的科研發現蜂蜜有糖類、揮發油、蠟質、有機酸、花粉粒、泛酸、菸酸、乙醯膽鹼、維生素、抑菌素、酶類、微量元素等多種成分,而不少研究對蜂蜜的抑菌作用、抗氧化作用、調控血糖作用、調節胃腸道作用、輔助治療神經系統疾病的作用,都有正面的評價。不過蜂蜜的產地、質量都對其療效有很大的影響,故讀者亦要小心選取。 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2016-10-09

秋分潤燥(一)

圖片
日前有位男病人進食了含有梫木毒素的蜂蜜,感染狂蜜病,出現腹痛、冒汗和暈眩,須入院治療,今天又有兩位病人問到應否飲用蜂蜜。中醫以蜂蜜入藥,由來而久,除了單獨服用外,亦常用於炮製其他中藥。 蜂蜜性味甘平,自古以來有良好的補中、潤燥、止痛、解毒功能。蜂蜜有補益作用,能補脾益氣,所以很多補益的丸劑,都加上蜂蜜作為輔料一同炮炙。對一些因為脾胃虛弱而脘腹疼痛,腹痛喜按之症,蜂蜜有補中緩急止痛的作用。蜂蜜是一種很有營養價值的藥品,但由於蜂蜜味甘,甜度高,容易助濕,故此,濕重的人士亦應慎用。 蜂蜜潤燥合秋天飲用 現在是秋分時分,香港的「秋老虎」雖然很強,天氣還是十分炎熱,但一些陰津虧損的人士,可能已有咽喉乾燥的現象,運動時亦要多加注意,補充水分。蜂蜜能潤燥,十分適合秋天飲用,以驅秋燥。中醫常用蜂蜜以治療肺虛久咳及燥咳症,以蜂蜜能補氣益肺,又能潤肺止咳,還可補土以生金,以補脾胃而生肺氣。燥咳病人,痰少咽乾,如果痰量很多,蜂蜜便不合適了。 蜂蜜功效雖好,大家亦要小心選擇優質的蜂蜜,對於產地不明、質量不清楚的產品,還是少飲為妙。 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 2016-09-30

消食要精明

圖片
上回郭醫師說到消食藥療,有讀者問有關保和丸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吃,以往我們都有談到保和丸,是以山楂、神曲、法夏、陳皮、茯苓、萊菔子、連翹組成,用以消食導滯、健脾和胃,有中成藥的,如自行煲服,以每藥三錢分量亦可。保和丸中的山楂、神曲能消食,助消化;法夏、陳皮燥濕健脾,行氣和中;茯苓健脾兼利濕;萊菔子消食下氣;由於食滯容易有積熱,故方中有連翹,以散結清熱。說到這裏,脾胃偏虛寒的讀者都知道保和丸全方未必適合自己飲用,如脾胃虛寒人士,可以兩片生薑代之。 山楂可降血脂 中醫消食健脾的藥很有講究,有的食滯是因為吃肉太過,有的因為吃穀麥麵食太過。 山楂以消肉食為佳,味酸、甘,性微溫,而現代的研究亦顯示山楂可以降血脂、增加冠脈血流量及心肌血流量,對高血脂、冠心病及動脈粥樣化等症都有幫助,故山楂在中醫藥中除了能消食外,亦能活血化瘀。不過,山楂酸性強,對於平素脾胃虛弱、胃納較差人士,吃了反而不適,故亦不宜長期大量飲用。 至於消穀麥麵食,麥芽是好幫手了。麥芽是大麥成熟果實發芽乾燥而成,能消良、行氣、疏肝、健脾開胃,除用於消食開胃外,亦常用於退乳消脹。麥芽能食滯化積,但《本草綱目》有言:「無積而久服,則消人元氣也。」所以不可單獨長期服用,「若久服者,須同白朮藥兼用,則無害矣。」此外,由於麥芽有「催生下胎」的功能,故孕婦亦應慎用。如服用上有任何疑問,先詢問您的中醫師。 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2016-09-23

捉精靈護目有法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16/7/2016 近日香港鬧得最紅的,應該是《Pokemon Go》,網絡上見到一眾奧運選手,除了努力備戰外,亦不忘捉精靈。由於診所在尖沙嘴,同事們、病人們都紛紛成為訓練員,我雖然不是Pokemon的粉絲,但住近城隍廟,也順道求枝好籤,捉了三兩隻。 決明子明目清肝益腎  每個年代都有它的代表遊戲,這個年代的遊戲離不開電腦、手機,少玩可以怡情,多玩便要小心身體健康。中醫認為勞逸過度容易使人生病,《黃帝內經》有言:「久視傷血,久臥傷氣,久坐傷肉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」,這五勞最容易傷人身體。久視傷血是指眼睛受肝血滋養,用眼過度會消耗大量肝血,使視力昏模,眼睛乾澀,甚至影響內臟的功能。之前我們說過枸杞可以益肝血,補視力,而枸杞、菊花亦成為了不少人的養生食療。對於一些用眼過度,已見目赤澀痛,目暗不明,可以飲決明子茶調理一下。 決明子是一種豆科植物的細小成熟種子,味甘、苦,性寒,微鹹,能明目,清肝益腎,潤腸通便。以決明子三錢,加水適量,煎煮代茶。體質偏寒人士,可先把決明子微炒再煎茶,或加配杞子三錢,一同煎服。由於決明子有降脂、降血壓、通便的功能,而且代茶的味道不俗,所以亦是食療常用的中藥。但決明子性味苦寒,故脾胃虛寒,時常肚瀉人士慎用,而決明子為滑瀉之物,孕婦亦不宜服用。玩樂又不想五勞七傷,記得適可而止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

夏至中暑要小心 (二)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24/6/2016 談談刮痧防治中暑。很多香港人對刮痧並不陌生,很多人像我一樣,小時候便已經拿着湯匙,幫娘親刮痧,以治外感及肩頸背痛,想起來,這個應該是我最早操作的中醫治療。  刮痧的好處是很早以前在上一輩已經學會,以湯匙或專用的刮痧板,在病人身上順序重複刮動,使皮膚出現紅點,稍稍突出,這些中醫稱為「痧」,出痧意味着氣血瘀滯之邪排出,以達到疏通經絡、活血化瘀的目的。近年來,不少刮痧治病的研究都以科學性的研究方法,去證明刮痧的功效,不僅在治療肩、頸、背等部位的痛症有理想效果,對很多內科病證,如外感發熱、高血壓、胃痛、小兒腦癱等都有明顯的療效。 在防治中暑方面,可以湯匙或刮痧板為工具,在工具上蘸一些按摩油或水,在背部沿脊柱兩側,由上而下各刮三十次,皮膚會出現紅紫痧斑,再由胸骨第一節旁開約一點五吋處由內向外刮十五次左右。常有人問,刮痧可否由下而上?明代醫家張景岳在《景岳全書》曾說:「蓋以五臟之系,咸附於背,故向下刮之,則邪氣亦隨而降。凡毒氣上行則逆,下行則順。改逆為順,所以得愈。雖近有兩臂刮沙之法,亦能治痛,然毒深病急者,非治背不可也。」一般刮痧在背部向下刮動,以使邪氣下行為順,以除去暑濕之邪。   有嚴重疾病、老弱、孕婦、血液疾病、皮膚破損、過飽過飢都不宜刮痧,刮痧時不宜太用力,並非出斑愈多愈好。刮痧時注意保暖,刮痧後應多飲開水,休息半小時,半小時內不宜洗澡,刮痧後亦應待痧斑退去,才進行下次刮痧。一般情況下,痧在兩三天內會消退,打算到沙灘暢泳的愛美人士,要考慮清楚,才進行刮痧啊!

夏至要小心中暑 (一)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19/6/2016 近日有位病人 ,到了柬埔寨吳哥窟旅遊,柬埔寨天氣炎熱,在當地已有輕度中暑的症狀,感頭暈、噁心、尿少,回到香港還是感到不適,頭痛、身重、皮膚曬傷痕癢。 夏至將至,談談中暑。在炎熱環境下活動或運動,人體流失過多的水分及電解質(納鹽),引起脫水及電解質異常,出現無力、倦怠、頭痛、噁心、無尿等中暑症狀。嚴重的中暑情況,可能會因電解質異常,引起肌肉抽縮疼痛,可持續數分鐘;亦可能影響心臟及血管功能,出現暈眩、短暫神智不清、脈搏急速及微弱;體溫太高亦可引起中樞神經障礙,甚至可能出現休克,血液異常凝固,或傷及內臟。 一般人以為長期在戶外日曬的環境下才會中暑,其實在室內活動或運動,甚至坐辦公室有空調的環境下亦有可能中暑。一些長期在空調環境下的上班族,可能會因身體內調節出現問題,或室內空氣流通不足,毛孔開張及收縮失常,以致體內熱氣不能排出;亦有部分因穿梭空調房和室外奔波的上班族,毛孔一開一收,亦有可能中暑。    之前,我們介紹過《溫熱經緯》的清暑益氣湯,以西瓜翠衣、西洋參為主藥,加上麥冬、石斛、荷梗、黃連、知母等,以清解暑熱。西瓜翠衣是西瓜皮,與冬瓜皮一樣,同樣可以解暑利尿,亦可物盡其用。夏天街巿亦有不少粟米鬚,煎水飲亦是利水消暑的好食療。除了食療,刮痧亦是防治中暑的好方法,下回再談 。

端午節養生秘訣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12/6/2016 前幾天我整理衣櫃,把夏季的衣物放進衣櫃中。「未食五月糭,寒衣不入籠」,每年我都是端午節前後才把衣櫃換季。端午節前後,天氣開始熱定了,不少人已感覺到真是沒有最熱,只有更熱。 一般人提到端午節,便想起屈原的傳說,加上包糭、划龍舟等活動,使端午節熱鬧起來。但古人把五月五日稱作端午節,是因為此日為正式進入陽氣最旺的日子,所以把此日稱為端午節。古代這個時節,山林間瘴氣尤重,而動物昆蟲特別活躍,加上天氣炎熱,細菌容易生長,故多傳染性疾病。古人認為瘟疫尤多,故每逢端午節便會於門口插上艾葉、石菖蒲。 石菖蒲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(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.)的根莖,性味辛、苦,溫,能開竅寧神,化濕和胃,人們將之掛於門上,可以驅鬼辟邪。艾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(Artemisia argyi Levl. et Vant.)的葉,香港人並不陌生,常用作艾灸的其中一種中藥,性味苦、辛,溫,能溫經止血,散寒調經,安胎,用來預防瘟疫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,常以煙燻方法,達到除疫避蟲的作用。 小孩於端午節時,亦會佩戴一些中藥香包,內含艾葉、木香、藿香、小茴香和桂枝等成分,具芳香化濕、開竅避穢之功效,與石菖浦、艾葉的避穢臭、除瘴癘的概含相似。這些都是中國早期的香薰療法,單純以中藥香包未必能對付蠓患,但中藥有助提神醒腦,有助改善夏日濕濁之氣令氣血困阻,精神不振的症狀,對提高免疫力,還是有幫助的。  

鼻敏感茶療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1/4/2016

春日運動袪濕(二)

圖片
星島體育 運動醫道 2016年5月8日  春日運動袪濕(二) 上回談到濕,印刷上有點出錯,請讀者見諒。飯後運動重點是,不應立即作劇烈運動,可以散散步,飯後多久才作較劇烈運動,視乎吃了多少,因正常食量後,消化需要一個多小時,為了避免消化不力,建議兩小時後了。 但如何知道自己身體是否有濕?每天早上便是檢查自己身體的最好時機。早上起牀時,感覺一下自己是否感到疲倦,頭昏,沒有精神;起牀後,固然是如廁時間,大便後看看自己的便便是否能成金黃香蕉形,還是軟爛,或是粘在廁具上;再進行梳洗時,看看自己的舌苔,是否一層厚厚的。這些都是身體濕重的指示,如果收到指示,便要花花功夫了。 薏米生薑食療佳品 運動是祛濕的好方法,如果還是有濕,可以一些食療調理一下。很多人已懂得以薏米水祛濕,一些食店亦有以此為飲品。薏米,即薏苡仁,有生熟之分,生苡仁祛濕強,熟苡仁健脾佳,但脾胃較差及孕婦要慎用。薏苡仁偏涼,香港不少人經歷多年的冷飲後,脾胃偏寒,可以加上幾片生薑,或少許薑汁。 生薑性溫、味辛,有溫中散寒的作用,可以減少薏苡仁的涼意,又益於脾胃。薏苡仁善袪濕熱,生薑善散寒濕。提到生薑,生薑皮亦有祛濕的功效,常用於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狀。生薑肉為溫性藥物,而它的皮反屬涼性。故此,下次煲薑茶,如果不想太溫熱,可不連皮入藥,又可祛一祛寒濕。 

春日運動袪濕(一)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29/4/2016

日本漢方減肥

圖片
星島體育 運動醫道 2016年4月22日 上星期吳醫師提到減肥,筆者剛到日本逛了一圈,固然有小小職業病,必到藥房看看,發現日本流行以防風通聖散來減肥。 日本漢方是日本化的中醫藥學,多以漢代張仲景的《傷寒論》處方為主。日本在明治維新時,廢止了漢方醫學,現時日本雖然很少中醫或漢方的教育,但臨牀很多醫師都會使用顆粒劑漢方,而人們亦容易在日本的藥房買到顆粒劑漢方。日本漢方醫學與中國中醫學最大的分別是日本漢方沒有辨證論治,藥物及藥量沒有隨證加減。中國中醫須按病證的需求、病人的體質,隨證加減藥物及藥量。日本漢方處方的方法反較像西醫,一病一方,藥物及藥量都定好。 由於現在有不少人到日本購買這些日本漢方,防風通聖散有十多種中藥,原方是用於表裏俱實之證,即外感風熱,見惡寒壯熱,咽喉不適,鼻涕黏稠,而內有實熱,見大便秘結,小便赤澀,亦治療瘡瘍腫毒之症。此方有麻黃、荊芥以解表;黃芩、連翹、薄荷、桔梗以清熱利咽;石膏、梔子、滑石以清熱利濕;當歸、白芍、川芎以養血活血;大黃、芒硝以瀉熱通便。 由於藥方偏寒涼,只適用於體質壯實的實熱之症,若是虛寒體質的患者誤用,便適得其反,長期服用還會傷身,讀者要提防。現在亦有不少人自行購買中藥顆粒劑服用,由於各人體質不同,而且各人的病證會隨着服藥而改變,所以藥方亦要有所變化,故不宜長期服用一個方子,服用前最好是問一問你的中醫師

抗腰酸骨痛食療

圖片
星島體育 運動醫道 2016年3月6日 上次說到寒冷天氣以致腰酸骨痛,食療可以溫經袪濕改善痛症,可以杜仲五錢、桑寄生六錢、海風藤八錢、陳皮一塊、淮牛膝四錢、苡仁一両,加肉、清水適量,大火煲滾轉慢火煲兩小時,加鹽調飲。孕婦淮牛膝、苡仁不宜服,如體質較虛寒,手足不溫,可加上狗脊五錢、巴戟五錢。 上述食療適合寒性體質服用,如讀者體質燥熱,腰痛發熱,關節紅腫,感到煩熱口渴,小便短赤,屬濕熱阻礙氣血運行。此時,以土茯苓五錢、生薏米一両、赤小 豆一両、杜仲五錢、淮牛膝四錢,加上肉、水適量,以清熱化濕的方法更為合適。還有一些讀者,陰虛有熱,常手足心熱,口燥咽乾,心煩失眠,潮熱盜汗,如服食 狗脊、巴戟等溫熱藥物,容易上火,宜茨實一両、淮山五錢、女貞子五錢、黑豆一両、桑寄生五錢、淮牛膝四錢,用滋補腎陰的方法較為適合。不清楚自己體質的, 可以詢問一下你的醫師。 天寒地凍,手足難免冰凍,我喜歡焗一杯肉桂茶,肉桂性辛、甘、大熱,藥用以補火助陽,把半錢肉桂皮與茶包一同放 入茶壺中,肉桂的香味與紅茶很合拍,嚴冬時間飲用。有內熱實熱、出血性疾病及孕婦都不適宜服用。抗寒除了食療外,要多運動,使氣血運行,但要避免冒雨涉 水,運動後出汗必須及時擦乾身體,以免寒濕進入身體,天氣太寒,尤其下月的寒流,老友記應改為室內運動,以避風寒。

腰酸背痛宜吃便便?--

圖片
星島體育 運動醫道 2016年2月26日 近日寒意未退,中醫認為「寒主收引」,收引即收縮、牽引的意思,寒邪侵襲人體,使皮膚、肌肉、筋脈收緊、攣急,加上「寒性凝滯」,人體的氣血運動容易閉鬱不通,故不少人腰酸背痛。 要消除腰酸背痛,平日無疑要多加運動,鍛煉身體。遇到自助不能解決的,可能要看看醫生,找出問題。近日一位頸痛手臂的老病人,今次一來便說:「醫師,今次不 吃大便,可以嗎?」我翻看了他的病案,原來他之前的配方中有蠶沙。蠶沙是家蠶幼蟲的糞便,夏天收集後曬乾,簸淨泥土及桑葉碎屑,便可入藥。我說:「藥湯有 味嗎?」老病人回答:「沒有,就是感覺不良好,其實有效……需要的便用吧!」 蠶沙性溫味甘、辛,歸肝、脾、胃經,能祛風濕,和胃化濕,對皮膚濕疹瘙癢,療效亦好。中醫有以蠶沙入湯藥,宜布包入煎;亦有以外用,《千金方》單用蒸熱,更熨患處,以治風濕痹痛,肢體不遂的病症。 中藥以大便入藥亦不少,除蠶沙外,五靈脂為鼯鼠的糞便,常用於活血化瘀止痛。五靈脂味苦、鹹、甘,性溫,歸肝經,可生用或醋炙、酒炙用。《本草經疏》稱五靈 脂,「凡瘀血停滯作痛,產後血暈,惡血沖心,少腹兒枕痛,留血經閉,瘀血心胃間作痛,血滯經脈,氣不得行,攻刺疼痛等證,在所必用。」常與蒲黃一同用,合 方稱失笑散,祛瘀止痛,常用於內科及婦科血瘀痛症。下月氣溫預期會再度下降,治療腰酸背痛又不一定要服用便便,下次再說說簡單食療。  

新春食滯化解有化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24/1/2016

寒冬保暖有法

圖片
星島日報 . 運動醫道    17/1/2016